一、AR电力巡检的系统能力构成
1. 可视化设备数据叠加
巡检人员佩戴AR头盔(如Rokid X-Craft),即可在变压器、开关柜、断路器等设备上看到实时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数据叠加展示,替代纸质记录或手机查询。
2. 智能识别与风险预警
系统集成热成像与AI图像识别模块,自动检测设备发热、破损、松动等隐患,识别后立即通过视觉或语音警告提示巡检人员。
3. 标准作业流程引导
巡检路径、操作规程、注意事项通过AR画面实时指导,确保操作按章执行,有效降低因经验差异造成的误判。
4. 远程专家协作
当现场发现难以判断的设备异常,可通过AR系统连线总部专家共享现场视角,实现跨地域远程诊断与支持。
5. 数据记录与云端留存
所有操作轨迹、图像、识别记录自动上传云平台,形成设备运行画像与维护档案,实现运维过程的可追溯、可量化。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解析
1.变电站智能巡检
在110kV及以上变电站,AR巡检系统能快速识别高压电气元件运行状态、是否有异常发热、绝缘老化等问题,替代传统红外手持仪器,提升效率和准确性。
2.输电线路通道巡检
通过AR设备结合无人机或便携终端,实时呈现杆塔编号、线路张力、历史缺陷信息,配合AI模型辅助识别异物悬挂、杆塔倾斜等异常。
3.配电房智能点检
AR系统引导人员逐点完成对开关柜、环网柜、电缆接头等关键部件的巡检,自动提示常见隐患、标准测温要求,确保故障提前发现。
三、电力企业部署AR巡检的建议
1.优先试点关键站点与重点设备
如变电站、主干线路、核心配电室,可作为第一批部署对象,快速形成经验闭环。
2.选择高适配性AR终端
推荐使用具备本安/防爆认证、高清热成像、工业级抗震的AR头盔设备,如Rokid X-Craft等。
3.数据系统深度融合
将AR系统与EMS、SCADA、DMS、设备管理平台打通,实现统一调度、协同响应。
4.构建标准化知识库
形成包含设备种类、故障类型、处置方案的图文/视频知识体系,为AI识别与作业指引提供支撑。
5.强化一线数字素养培训
通过AR仿真训练模块提升新员工巡检效率与识别能力,加快系统全面落地。
四、政策与行业趋势推动
随着国家对电力运维安全性与数字化水平的要求提升,多项政策已明确支持AR等前沿技术在电网领域的应用:
1.国家能源局发布《电力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导则》明确推进智能巡检与可视化作业;
2.多地电力公司启动“5G+AR巡检平台”建设,推动智能运维标准化;
3.电网公司招标明确提出AR巡检系统与传统系统的接口兼容性要求;
预计到2026年,AR在电力运维领域的普及率将超过60%,成为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核心模块。
五、AR电力巡检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运维理念的革新。它让设备信息更透明、操作更安全、判断更智能、管理更科学。
面对庞大复杂的电网资产管理需求,AR巡检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加主动、高效、可控的解决路径。
未来,伴随技术成熟与行业标准完善,AR将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“第三只眼”,引领电力行业迈入真正的“数字化安全巡检”新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