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核心功能说明
MR空间定位交互模块
系统具备空间建图功能,结合MR头戴设备的空间定位服务,将虚拟对象和现实世界进行有效的结合;同时具备自然交互模块,用户能够通过手势、语音实现虚拟物体的触摸、抓握、移动等交互操作;终端MR头戴设备:内存8G,存储128G。系统标配:6套终端MR头戴设备;免费提供空间扫描服务,扫描数据覆盖空间100㎡、一次成型无需重复扫描、具备稳定的虚实融合效果。
多用户协作与教学资源
系统提供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,教师和学生可以共享同一虚拟环境,进行实时交流和协作学习,可以提高教学效率。系统标配:1套满足2学时授课的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资源;1名教师1:1的3D数字教师角色定制,角色基于三维模型构建,并通过实时渲染方式在VR、MR等沉浸式环境中以三维立体形态呈现。

技术实现细节
空间定位与建图技术
基于上述空间建图功能要求,我们采用先进的SLAM(同步定位与建图)技术,结合深度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算法,实现厘米级精度的环境感知。系统能够在100平方米范围内建立高精度空间地图,并确保虚拟对象与现实环境的稳定融合。
自然交互技术实现
手势识别模块支持超过20种精细手势操作,包括捏合、抓取、旋转等复杂动作。语音交互系统集成智能语音识别引擎,支持中英文混合指令,识别准确率达到98%以上。
多用户协作平台架构
采用分布式服务器架构,确保多用户实时交互的低延迟(<50ms)。每个虚拟教室支持最多50人同时在线,提供完整的权限管理和内容同步机制。

教学应用场景
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块
桥梁结构分析与施工模拟
建筑力学可视化演示
施工现场安全培训
工程材料性能展示
3D数字教师功能特色
数字教师角色具备完整的表情系统和动作库,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自动调整讲解节奏和展示方式,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体验。